日本是歐亞大陸以東,太平洋西部的島嶼國家,由3個弧狀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伊豆-小笠原群島)組成。其中北海道、九州、本州及四國四大島的面積就佔了國土面積的99.37%。日本通常被歸劃於東亞或東北亞的範疇,北與俄羅斯、西與北韓、南韓、中國、西南與臺灣、南與菲律賓隔海相望。日本由6,852個島嶼組成[116],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75%屬山地丘陵地帶[117],因此森林覆蓋率高,但卻不適合農耕,耕地面積僅佔日本國土的11.1%[118]。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7位[119]。日本國土狹長,南北總長3,800公里,與澳洲、馬達加斯加、美國相近。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民主共和國,簡稱韓國(한국/韓國 Hanguk),或稱為南韓(남한/南韓),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黃海(韓國稱「西海」),東南緊接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韓國稱「東海」),北面隔著三八線南北韓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總面積10.02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人口約5,000萬[7]。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8][9]、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10][11][12],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13]。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14][15]。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5,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2萬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已開發國家名錄[16][17][18][19][20]。 韓國政治體系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21]。韓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擁有最高行政權,自1987年起由韓國國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不能連任。韓國國會為一院制立法機關,通過單一選區制和比例代表制結合的方法選舉,每屆任期為四年[22]。韓國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和立法機構,其最高司法機構是大法院,成員由總統任命並由國會批准[23]。另外韓國還設有憲法法院,用於保護憲法和保障國民的基本權利[24]。 韓國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新國家黨、新政治民主聯合、正義黨等,其中中間偏右的新國家黨和中間偏左的新政治民主聯合(由原民主統合黨與原新政治聯合合併而成)是韓國兩個最大的主流政黨,左右著韓國的政壇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4],中文通稱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中文裡的英國一詞即由英格蘭而來,英國的國際代碼是GBR。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附近環繞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英國除了英國本土之外,還有十四個海外屬地[5]。 聯合王國由四個國家聯合而成,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6]。英國採用議會制政體,聯合王國政府所在地為倫敦,但是同時擁有其他三個國家級行政機構分別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威爾斯卡地夫和蘇格蘭愛丁堡。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現任的君主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 英國由17世紀起便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人們在聯合王國最強盛時期稱她和她的海外殖民地為「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在1921年時到達巔峰,當時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領土,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國家。大英帝國解體後,英國繼續在語言、文化、政治、軍事及法制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力,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現在仍然是大英國協組織的領導,也同時是其他15個大英國協王國的國家元首。另外,英國還有十四塊海外領土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在漫長的歷史中,英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及科學家,亦為全球文化重鎮。 英國是一個發達和民主的國家,亦是第一個工業化國家[7],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8]。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的崩潰,英國雖然已經失去了曾經在國際事務上絕對的領導力,不過,英國至今仍為大國之一,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大國,在政治、外交、軍事及經濟上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10306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